每年端午節后,仁懷的釀酒師們就開始制造曲藥。以小麥為原料,先將小麥粉碎,然后加入水和“母曲”攪拌,放在木盒子里,工人站在盒子里用腳不停地踩。制曲時間在夏天,制曲車間里的溫度經常高達40攝氏度。高溫有利于微生物的生長,這些微生物混入曲塊中分泌出大量的酶,可以加速淀粉、蛋白質等轉化為糖分。
端陽踩曲,是醬香型白酒的特殊工藝。 早在4000多年以前,中國人就發明了酒曲。 在更早之前,釀酒是處于: “有飯不盡,委以空桑,郁積成味,久蓄其香”的原始階段。每到夏天,制曲車間的門上爬滿了一層名為“曲蚊”的小蟲。曲蚊都是聞著酒香來的,對釀酒有很重要的作用。曲蚊喜歡香甜味,糧食被糖化酶糖化得越好,吸引來的曲蚊就越多。曲蚊幼蟲含有大量的蛋白質,這些幼蟲吃過的曲藥,有種特殊的香氣,制曲需要的就是這樣的微生物環境。 小麥經過“踩曲”做成“曲塊”,用谷草包起來,進行“裝倉”。
大約10天后再進行“翻倉”,就是把曲塊進行上下翻轉,讓每一面都能充分接觸微生物。前后一般要進行兩次翻倉。再過30~40天,曲塊就做好可以出倉了,但是要使用的話還需要存儲40天以上。在使用之前,要將曲塊“磨碎”,越碎越好。經過這樣一番工序,生產一塊合格的酒曲至少要3~5個月。
標簽:醬香型白酒
下一篇:淺談一下濃香型白酒勾兌配方和調味